认识中国工人“主人翁”地位 安源 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中国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的状况是当代一切社会运动的真正基础和出发点,肩负着社会主义运动的未来。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一一安源 安源一带的工人群众比较集中,大约有1.7万名路矿工人,他们长年遭受着沉重的压迫, 属于发展劳工运动的重点区域。1921年 至1922年,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等老- -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来到此地,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 1921年秋, 毛泽东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湖南分部主任的身份从长沙来到安源,参观机械厂、锅炉房、炼焦处,下矿井,进工棚,倾听工人们的心声, 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1921年12月,毛泽东受安源工人的邀请,率李立三等人再次前往安源,送去了《工人周刊》、 《劳工周刊》等进步杂志。 在毛泽东的主持下,一批革命的骨干分子被培养起来,党团组织建起,并成功组建了“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在此期间,李立三被派遣进驻安源领导工人运动,他积极开展“打好基础”工作,创办了第一所平民小学,建立起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支部,创办了第一一所安源工人夜校,努力扩大群众基础,吸纳工人中的骨干分子,传播马克思主义知识,建立起中国产业工人中最早的支部中共安源路矿 支部。自此以后,安源便理下了革命的种子,工人运动进人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1922年9月, 毛泽东第三次来到安源,并指出罢工的时机已经成熟。9月13日,安源路矿工人罢工指挥部成立,李立三任总指挥,刘少奇任工人俱乐部全权代表。 9月14日凌晨,震惊中外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运动爆发了!各大煤矿的井口上方竖起了“罢工”大旗,1.3万名工人参加了这次罢工运动。路矿当局软硬兼施,但毫无效果,最后于9月18日正式签字,答应了工人们提出的复工13项条件,包括承认工人俱乐部有代表工人之权并增加工资、改善待遇等。历时五天的大罢工运动在“未伤一人,未败一事”的前提下取得了完全胜利。 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第一次独立领导并取得完全胜利的工人斗争。这次大罢工运动建立了三项”第一“, 即中国共产党在产业工人中的第一个支部中共安源路矿支部;全国人数最多、组织最严密的革命工会安 源路矿工人俱乐部;中国工人阶级最早的经济组织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 它在中国工运史上树起了一座永恒的丰碑。 大罢工运动胜利结束以后,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成员由700多人猛增到1.2万人,紧接着在紫家冲、湘东、醴陵、株洲等地又设立了若干分部。在其后长期的革命运动中,这些地方都成为江西的主要革命斗争区域。安源在毛泽东、李立三、刘少奇等共产党人的带领下,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一个主战场,并在后来的秋收起义中成为主要策源地之一。 在几十年的革命历史中,安源掀起了薪火相传的工农运动,涌现出大批前赴后继的仁人志士,也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大量的红色历史足迹和革命文物。现在,此地最有名的人文建筑便是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旧址和秋收起义广场。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坐北朝南,纪念馆陈列大楼高24米,长100米,宽30米,是二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面积为3200多平方米。外墙呈淡黄色,正面顶端中央是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部徽图案,直径约有6米,两侧饰有十面红旗和十盏火炬灯。在火炬灯的下方墙面上,镶嵌着毛泽东同志题写的八个大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纪念馆里面系统地介绍了毛泽东、李立三、刘少奇领导罢工运动的历史, 还陈列了大量珍贵的馆藏文物,如由工人俱乐部出版的《安源旬刊》 由工人集体创作的长篇歌谣《劳工记》手抄原本, 以及工人们当年使用的合作社股票和购物证等。另外还藏有5000多份文献史料和回忆录,6000多份照片、录音、录像等罕见史料。该纪念馆是我国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旧址位于安源区半边街,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23年大罢工运动取得胜利以后,安源矿工自发捐款建起了这座总面积达1200多平方米的俱乐部。俱乐部分为前后两栋楼房,前楼里设有主任团、纠察团、裁判委员会、会计股、庶务股等单元;后楼是按照莫斯科大剧院设计的四层轿顶式工人讲演厅,可同时容纳800人。俱乐部是当时安源工人们开展革命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刘少奇、李立三等革命前辈的居住地。 秋收起义广场是为了纪念秋收起义建起的一座阔 大的广场。该广场位于萍乡城北新区,占地面积约为20万平方米,广场中心矗立着高大的秋收起义纪念碑。纪念碑顶部的正面与背面造型均为两个*9” 字, 既象征着秋收起义的时间为1927年9月9日, 又暗寓“九重天”的深意。底部基座上的浮雕作品,全面展示了这次起义的壮阔画面。纪念碑的碑柱上还刻有毛泽东的词作《西江月。 秋收起义》。 除了以上提及的几处革命遗迹以外,还有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旧址、总平巷井口、毛泽东在安源的旧居、大罢工谈判旧址、秋收起义军事会议旧址等。安源的红色遗址深刻表明了中国工人们从此掀起了伟大的革命事业,它是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 安源精神就是激励和鼓舞我们前进的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 |